现代汉语概述

现代汉语:狭义指现代汉民族共同语,广义指现代汉民族使用的普通话和方言

发展过程:原始、上古、中古、近古、现代汉语

口语是书面语发展的基础和源泉,灵活、简短。却没有书面语精确和完整

书面语:基于口语,却不是口语原始形态的记载;扩大了口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流传;丰富和加强了口语的交际作用;书面语通过印刷物的传播;相比口语,更具保守性。

现代汉民族共同语,是基于北方方言。

原因

  • 北京是历朝首都
  • 北方方言使用范围最广、使用人数最多
  • 很多文学作品是基于北方言写成的。西游记、红楼梦、水浒传

方言:是共同语的地方分支。语音区别最大、词汇次之,语法最小。书写一致、与普通语对齐。

方言形成:

  • 迁徒
  • 地理分隔
  • 发展不平衡
  • 与地区语言的渗透

现代汉语特点

语言方面

  • 没有复辅音
  • 元音占优势
  • 有声调

词汇方面

  • 汉语语素,利用单音节作为它基本的形式
  • 广泛应用词根,用多样的形式来构成新词
  • 双音节词占优势

语法方面

  • 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(缺乏像印欧语一样的形态变化)

    人民爱总理、总理爱人民:主谓宾 吃了饭、吃着饭:并列、偏正关系等。

  • 词法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

  • 词的多功能性

    我们散步去、我喜欢散步

  • 有丰富的量词和语气词

    吃了一口、一本书、一摞书 吃饭吗?吃饭了

语音对语素影响:通过双音词区分同音

词对语义影响:

**好**学生、**好**大的胆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