语音概说

1 学习目标

  • 熟悉普通话语音系统的基本知识
  • 掌握《汉语拼音方案》的内容
  • 能够分析和拼写普通话音节
  • 了解现代汉语语音规范
  • 熟悉普通话的节律知识

2 语音的性质

语言是声音和意义相结合的符号系统,学习语言,必须首先掌握语音。

语音是语言的声音,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来的能够代表一定意义的声音。

语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,语言的交际作用是通过语音来实现的。

2.1 语音的生理性质

发音器官

  1. 肺、支气管、气管。这部分发音器官只起供气和通气作用
  2. 喉头和声带。气管的上部接着喉头。喉头是由四块软骨构成的圆筒,圆筒的中部附着声带。声带是两片富有弹性的肌肉薄膜,两片薄膜中间的空隙是声门,声门是气流的通道。声带可以放松,也可以拉紧。放松时发出的声音较低,拉紧时发出的声音较高。声门可以打开,也可以关闭。打开时,气流可以自由通过;关闭时,气流可以从声门的窄缝里挤出,使声带颤动发出响亮的声音。
  3. 咽腔、口腔和鼻腔。硬腭是口腔上壁较坚硬的部位,齿龈介于齿与硬腭之间。硬腭后较软的部分为软腭,软腭后连接小舌。小舌是像舌头一样能自由活动的肌肉坠,它的作用是调节气流通道,它可以翘起或垂下,分别发出口音、鼻音和鼻化音。

  4. 口腔和鼻腔靠软腭和小舌隔开。

  5. 口音时,软腭和小舌上翘,抵住喉壁,通往鼻腔的通道被堵住,气流从口腔流出,汉语普通话中一般的元音和塞音、塞擦音、擦音等辅音,发音时气流都是从口腔流出,是口音,如“a u o i e”和“b p f d t zh ch sh j q x”。
  6. 鼻音时,软腭和小舌下垂,堵住通往口腔的通道,气流从鼻腔流出,普通话中的辅音“m n ng”就属于鼻音
  7. 如果软腭和小舌呈半悬状态,气流同时从口腔和鼻腔中流出,则发出鼻化音,汉语方言中有鼻化元音,如济南话中“俺”的发音就是一个鼻化元音。

舌尖、舌前部(舌叶)、舌中部(舌面)、舌后部(舌根)

Sagittalmouth

2.2 语音的物理性质

振动->音波(空气)->听觉

语音同声音,具四个要素.任何声音都是音高、音强、音长、音色的统一体,语音也不例外。音色是语音中用来区别意义的最重要的要素,在普通话中,音高的作用也特别重要。

  1. 音高

音高,指声音的高低。声音的高低取决于发音体在一定时间内振动次数的多少。

频率高->声音高,频率小->声音低

语音的高低同人们声带的长短、厚薄有关系。长、厚、粗、松=>声高低;短、薄、细、紧=>声高高

  • 女人和孩子的声带较成年男子的声带短些、薄些,发音时,在同一单位时间里,振动次数要多些,所以声音高。
  • 成年男子的声带较女人和孩子长些、厚些,发音时,在同一单位时间里,振动的次数少些,所以声音低。

同一个人可以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,这是由于人们能够控制自己声带的松紧。声带拉紧,声音高;声带放松,声音低。汉语声调高低升降的变化,主要是由“音高”不同形成。

汉语声调主要是由音高决定的

  1. 音强

音强,指声音的强弱。声音的强弱决定于音波振动幅度(即波幅)的大小。音波振动幅度大,声音就强;音波振动幅度小,声音就弱。

用力大小

普通话里的轻重音就是由不同的音强形成的

  1. 音长

音长,指声音的长短。声音的长短决定于音波持续时间的长短。音波持续的时间长,声音就长;音波持续的时间短,声音就短。

长音和短音代表不同的意义

  1. 音色

音声的本质,四要素中最重要的一个

音质

音色,指声音的特色,也可以说是语音的本质,所以又叫做音质。不同的音色是由于音波振动的形式不同形成的,它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。

音色的不同,大体是由以下三个条件决定的:

第一,发音体不同。声带振动发出的音与声带不振动而由别的器官发出的音,音色就不同。不同人不同,而区分。

第二,发音方法不同。相同器官发出的音,送气和不送气,就形成音色不同的两个音。g/h

第三,共鸣器的形状不同。语音也一样,口腔闭合一点或张大一点,发出的音是不同的。一个发音器发出与另一个相同相同频率的声音引起共鸣的现象。发音器主要是发音腔。人有五个腔:口、鼻、喉、咽腔 。 a/ i口腔形状不同,才有不同音色

2.3 语音的社会性质

语音的表义是由社会赋予的。欧美一个是one,中国是一

民族特征

3 语音的基本概念

3.1 音节、音素

音节是语音里最自然、听觉上最容易分辨出来的单位。 一般来说,一个汉字就代表一个音节

音节不是语音的最小单位,音节是由音素组成的。

音素是语音的最小单位。在汉语里,少数音节是由1个音素构成的,例如“阿”ā、“鹅”é等;大多数音节是由2~4个音素组成的。“大学校”中的“大”dà是由d和a两个音素组成的,“学”xué是由x、ü、ê三个音素组成的,“校”xiào是由x、i、a、o四个音素组成的,这些音素都是组成音节的最小单位。

3.2 元音、辅音

根据不同的发音性质,音素可以分成两大类:

  • 一类是元音,即发音时呼出气流不受发音器官阻碍而发出的音;
  • 一类是辅音,即发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受到某种阻碍而发出的音。

例如音节“马”mā,m是辅音,发音时双唇形成阻碍,让气流从鼻腔发出,形成鼻音,而a是元音,发音时口腔大开,让气流顺畅地通过口腔。

任何一个辅音的发出,都要受到发音部位发音方法两方面的制约。对于普通话来说,辅音的发音部位比较好掌握, 而发音方法就比较复杂——有“清”与“浊”、 “不送气”与“送气”的区别。 发元音时,声带都要振动,发辅音时,振动声带的只有“m、n、ng、l、r”5个音素,它们叫浊辅音,其余声带不振动的都是清辅音。 “不送气”辅音发音时没有明显的气流冲出,“送气”辅音发音时则有明显的气流冲出。

3.3 声母、韵母、声调

汉语传统音韵学,把汉字的字音分为声母、韵母、声调三个部分,这叫音节的三要素

  • 声母是汉字字音开头的辅音。
  • 韵母是汉字字音中声母后面的部分。元音是韵母的主要成分,韵母中出现的辅音只限于鼻音n和ng两个,而且只能在元音之后。
  • 声调是贯通整个字音高低升降的调子,这种高低升降的变化是音高的变化。

普通话音节(或字音)的三要素缺一不可, 有些音节开头部分没有辅音, 叫作“零声母音节”。

4 声母

声母是汉字字音开头的辅音。

普通话中有21个辅音声母,即:b、p、m、f、d、t、n、l、ɡ、k、h、j、q、x、 zh、ch、sh、r、z、c、s。

辅音即发音时气流通过发音器官受到某种阻碍而发出的音

普通话 声母总表

4.1 声母的发音

普通话声母的发音

区别声母方式:

4.1.1 发音部位

发音部位图

发音部位指气流受到阻碍的位置。

按发音部位给声母分类可分为七类:双唇音,唇齿音、舌尖前音、舌尖中音、舌尖后音、舌面音、舌根音。

  • (一)双唇音: 由上唇和下唇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3 个,是:b、p、m。
  • (二)唇齿音: 由下唇和上齿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只有1个,是:f。
  • (三)舌尖前音: 由舌尖和上齿背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3个,是:z、c、s。
     
    z [ts]舌尖前、不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时舌尖顶住上齿背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然后舌尖与上齿背离开一条缝隙,气流摩擦而出,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。例如“祖宗”、“造作”。

  c [ts]舌尖前、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的情形与z[ts]相同,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。例如“猜测”、“参差”。

  s [s]舌尖前、清、擦音。   发音时舌尖靠近上齿背,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三思”、“诉讼”。 - (四)舌尖中音: 由舌尖和上齿龈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4个,是:d、t、n、l。 - (五)舌尖后音: 舌尖翘起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4个,是:zh、ch、sh、r。

  zh []舌尖后、不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时舌尖翘起,顶住硬腭前部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然后舌尖与硬腭前部离开一条缝隙,气流摩擦而出,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。例如“真正”、“重镇”。

  ch []舌尖后、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的情形与zh[]相同,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。例如“出处”、“拆穿”。

  sh []舌尖后、清、擦音。  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深山”、“熟睡”。

  r []舌尖后、浊、擦音。   发音时舌尖与硬腭前部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如若”、“仍然”。

  • (六)舌面音: 由舌面和硬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3个,是:j、q、x。

  j []舌面、不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,顶住硬腭前部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然后舌面前部与硬腭前部打开,形成一条缝隙,气流摩擦而出,形成先塞后擦的发音。例如“基建”、“家具”。

  q []舌面、送气、清、塞擦音。   发音的情形与j[]相同,只是发音时气流较强。例如“亲戚”、“确切”。

  x []舌面、清、擦音。   发音时舌面前部抬起,靠近硬腭前部,中间留一条缝隙,软腭和小舌翘起,堵住鼻腔通道,肺部呼出的气流通过喉头,但不振动声带,到达口腔,从缝隙间摩擦而出。例如“详细”、“心胸”。 - (七)舌根音: 由舌根和软腭构成阻碍而形成的音,有3个,是:ɡ、k、h。

4.1.2 发音方法

发音方法就是气流克服阻碍发出声音的方法,包括阻碍气流和解除阻碍的方式、气流的强弱及声带是否颤动等

按发音方法分类,声母可分为五类:塞音、擦音、塞擦音、鼻音、边音。

声母的描写

零声母

4.2 声母的辨正

《汉语拼音方案》

《汉语拼音方案》是根据普通话语音系统,采用拉丁字母制定的一个给汉字注音和拼写普通话的方案,是学习普通话语音的工具。《汉语拼音方案》中采用的拉丁字母,叫汉语拼音字母。拼音字母在书面上是代表语音的符号。

汉语拼音

普通话温故知新

字母表

参考WIKI

26个字母

名称音是用来称呼字母的,不是用来拼音的。

字母表有三个作用:

第一,按国际通用顺序规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排列顺序;

第二,规定了汉语拼音字母的体式;

第三,规定了每个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。

声母

参考WIKI

汉语中每个音节起始处的辅音可以构成声母。汉语拼音方案《声母表》规定的声母符号一共有21个(不含零声母)

韵母

汉语普通話拼音中一共有37个韵母

声调符号

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

隔音符号

阴平 阳平 上声 去声 a,o,e开头的音节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的时候,如果音节的界限发生混淆, 用隔音符号(')隔开,例如pi'ao(皮袄)。

普通话语音系统

声母的性质和分类

韵 母

声 调

音 节

音节的拼读和拼写